-
02/19 2004
广药的“化功大法”(《医药经济报》)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同羊城晚报、广州荔湾区科协和海马广告公司联合举办的“王老吉养生保健传万家”活动最后一站不久前在荔湾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十大象棋棋王的出现,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图为棋王们一起合影。(杨杨 摄影报道)
央视版《天龙八部》中有个人物叫丁春秋,他依靠“化功大法”吸收群雄的内力而称霸一方,其武功的关键之处在于纳入后的“消化”。在资本运作如火如荼的医药行业,并购后内部资源的整合是横亘在企业面前的一根标杆。
■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04-02-18
春节刚过,广药集团就频频出手:先是走出“重名”的困惑,接着解决“萧墙之争”的烦扰,同时整合、扩铺终端网络……2月5日,广药集团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药业辖下有关的产品包装和批号等的修改工作开始正式启动。2月8日,广州药业(600332)发布公告称,已与“兄弟单位”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000522,与前者均为广药集团控股)签署互相放弃部分产品生产的协议,同时出资388.88万元收购广药集团持有的广州医药集团盈邦营销有限公司(下称盈邦公司)51%的股权,以避免同业竞争。在这些貌似各自独立的动作抹布,是否预示着广药集团通过对下属企业的整合来实施新一轮的品牌战略呢? “更名”和“兄弟礼让” “王老吉”是广州市27家著名老字号之一,也是全国闻名的“中华老字号”之一,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王老吉”作为企业,竟然已改名换姓36年。“王老吉”在民间的影响很深远,提到“王老吉”,人们便知其经营何物,食之何用,口碑如何等。而以“羊城”作为商标就更不计其数了。由于“羊城”是广州药业,甚至把羊城药业,广州药业、广州医药集团和羊城药业集团等混为一谈。
据了解,去年“王老吉清凉茶”登上了南航的客机,成为中国航空嘴史上第一批凉茶类饮料;今年元旦,“王老吉”又冠名湖南卫视金鹰剧场;从今年元月7日开始,“王老吉”广州至重庆的1075/1076列车为“王老吉”号;羊城药业总投资1200万元的30集高清晰度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预计从2004年5月份起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这一系列的品牌推广可谓风头正劲,业内也有了“王老吉”有从广药集团剥离出来独立运营的可能性的猜测。
羊城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施少斌在接受采访时说,“羊城”的命名过于通俗化,商标与企业名的不统一,不符合今后品牌发展的需要。同时,“王老吉”不会像“太太”那样为名所累,它走的是多品牌战略,不仅生产药品,还生产食品、健康类用品,并且将在三年内投入1.5亿元为打造新品牌提供资金支持。今后要把凉茶提升到健康产品系列层次,需要从相关多元化上下工夫,进行诸如二次开发、剂型创新、包装创新等,以提高产品的含金量。总的目标是把“王老吉”由区域型公司发展成为全国型乃至跨国型的公司。
至于“自立门户”一说,施少斌笑言“根本不可能”。公司虽然力图将“王老吉”打造成“中国草本类药物每一品牌”,但要依附于广药这棵大树才能得到较快发展。
对于广药集团下辖的广州药业和白云山股份公司互签“一纸协议”,广州药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何舒华认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同业竞争、重复生产的尴尬,避免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据悉,虽然广州药业和白云山股份在主营业务上分别有中、西药的侧重,但两家公司辖下的子公司产品重复的很多。比如白云山股份辖下的拳头产品之一板蓝根剂型,广州药业辖下就有羊城、敬修堂、中一药业三家子公司也在生产。广州药业总经理周跃进称,这次与白云山达成协议的原则是,同类产品原来谁生产的规模大,对方就作出让步,放弃继续生产同类产品的权利。
商业一直是广州药业重要的主营业务,广药集团的全资公司盈邦营销的主营业务也是代理产品、大宗原材料购销等商业业务,做的是终端推广。不难看出,广州药业购买其51%的股权取得控股地位同样是为了更有利于资源整合和避免同业竞争。
整合源于多品牌战略
无论是更名还是加强终端网络以及避免同业竞争,它们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施少斌认为,近年来集团着力树立“广药”主品牌的形象,没有广药集团形象的树立,下属企业的各种品牌的共同发展壮大,对集团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服从集团CS战略规划的。老字号有很好的资源和规模,若是现货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跟不上,它将退出历史舞台。子品牌的形象发展,是为了更突出主品牌的形象,“太太”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何舒华表示,广州药业在香港上市,白云山股份在深圳上市,各自独立经营运作。但对于集团而言,独立运作使得资源分散,不利于集团做大做强。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作是顺应企业自身发展和集团品牌战略的需要而作出的。比如集团在1999年从德国引进了一整套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这套系统不仅使集团的制造业取得十分好的业绩,更对附属企业实施了有效监控。同时,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广告投放和宣传的一体化等待,都需要子公司各自品牌的发展,最终促进“广药”品牌的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实际上,这几年广药集团一直把多品牌战略作为发展方向和工作重心。在去年第15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会上,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曾说过,兼并后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各种资源运行顺畅,带来的是企业良性循环而不是内耗。否则,不仅这样的兼并不成功,还会拖垮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企业运用综合手段不断壮大自身,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其中要重点走多元化品牌路线。
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首席顾问牛正乾先生认为,“广药”的频频出招,是出于战略协同的考虑。内部资源(如软、硬件)的整合避免了资源闲置、重复、浪费,对外部更获得一种品牌的聚合效应。不管广药集团的战略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反映出中国医药工商业同国际上(尤其是美国)的医药工商业格局的相似性——大集团最终控制市场,形成垄断格局。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还有技术创新、市场垄断性、内部战略协同等等问题都需要面对和处理,但广药的举措为这种终极格局的建立作了一个很好的前期铺垫。 -
02/19 2004
羊城药业更名“王老吉”(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4-02-19
计划斥资1.5亿元进行品牌推广
羊城药业董事长施少斌昨天向媒体证实,广药集团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月5日已在工商部门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施少斌说:王老吉是广州27家著名老字号之一,也是中华老字号之一,而署名“羊城”的企业就有几百家,以“羊城”作为商标的企业在广州有300多家,而30多家企业经营范围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公司的形象或会受到问题公司的影响。“羊城”是缺乏个性的别名,人们常把羊城药业、广州药业、广州医药集团和羊城药业集团等混为一谈。所以,羊城药业经过2年多的市场考察,认为现在改名时机成熟了。该企业今年计划投资数千万元,3年内共投入1.5亿元甚至更多资金打造新品牌。 -
02/09 2004
走出“重名”困局,羊城药业改名“王老吉”(《新快报》)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2004-02-09 09:23:16 www.ycwb.com 新快报记者 张桂萍 通讯员 梁利衡 2月5日,广药集团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被工商部门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药业辖下有关的产品包装和批号等的修改工作开始正式启动。 这意味着“王老吉”作为广州一百多年前就拥有的企业名号,在经历140余年的“隐姓埋名”后重新更回原名(简称为“广药王老吉”)。 业内认为,舍弃用了36年的“羊城药业”企业名号,意味着以“凉药”起家的“王老吉”重新定位品牌专业化。 “羊城”名号不利拓展市场 “王老吉”是广州市各行各业共27家著名老字号之一,也是“中华老字号”之一。老字号本应是一个企业,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王老吉”作为企业,竟然已改名换姓36年。 也就是说,被确认为广州市27家著名老字号之一的“王老吉”,实际上只是一个商标而不是一个企业。像这样既是“广州著名老字号”,又是“中华老字号”,但不是一个企业的情况,令羊城药业在王老吉品牌推广上损失不少印象分。 据了解,即将成为历史的“广州羊城药业公司”,其前身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始创的“王老吉药厂”。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8家私营中药厂合并后,王老吉药厂更名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6年,造反派打着“不能为资本家树碑立传”、“王老吉也是臭老九”等旗号,迫使有关部门于1968年将王老吉联合制药厂,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 王老吉在民间影响深远,一提“王老吉”,人们便知其经营何物、食之何用、口碑如何等。而署名“羊城”为名号的企业有几百家,以“羊城”作为商标就更不计其数了。由于“羊城”是广州的别名,很多人把羊城药业当成广州药业,甚至将羊城药业、广州药业、广州医药集团和羊城药业集团等混为一谈。 羊城药业董事长总经理施少斌承认,由于大众市场特别是北京市场对“王老吉”三字的品牌认知度更高,王老吉企业名称和商标不统一的问题,不但从“广州市名牌战略”的角度考虑显得欠妥,从品牌打造上,更名也可望有事半功倍效果。 3年投1.5亿再造“王老吉” “为名所累”的太太药业近日更名“健康元”,为什么羊城药业反其道而行之呢? 施少斌称,在改名前企业也权衡过,但出于“打造专业品牌”和“企业品牌战略”考虑,最后还是决定恢复响当当的“王老吉”原名。 由于自1998年开始,“广药王老吉”每年平均以25%的经营业绩递增,更名仅是“广药王老吉”迈出的第一步,企业计划今年投入数千万元、三年内共投入1.5亿元甚至更多资金进行全方位联动,打造新品牌。 早在去年5月,“王老吉清凉茶”就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携手登上了南航客机,成为中国航空史上第一批凉茶类饮料;今年元旦开始,以1100万元的竞标价冠名湖南卫视金鹰剧场;今年元月7日开始,冠名广州至重庆的1075/1076列车为“王老吉”号。 总投资1200万元的30集高清晰度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也预计从2004年5月份起,将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力图通过王老吉传奇故事将“王老吉”打造成“中国草本类药物第一品牌”形象。 郑启文/摄 -
01/26 2004
羊城药业鼎力打造“企业名片”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武仁义
在羊城药业流传着打造人力资源、王老吉品牌、花园式企业三张“名片”的说法。董事长施少斌认为,国内企业最要紧的是打造核心竞争力。按照他的说法,羊城药业在给自己画“资源半径”,“半径”越大,所涵盖的内容就越丰富。
国企老总就是接力赛运动员
广州羊城药业是一个有着175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其前身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始建于公元1828年,全盛时期有180多家分店,遍布岭南地区。“王老吉”作为凉茶的代表品牌,在“两广”及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一直以来,王老吉产品深深地融入百姓生活,成为岭南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形成岭南人特有的茶饮文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羊城药业曾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位列全国中成药企业50强,产值1个亿,利润1000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羊城药业成为广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业,并积极筹备上市,走上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多元化的道路。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最终资不抵债、负债经营。正当企业陷入深深的困境时,广药集团委派了陈翔志和祁茂林两位到羊城药业主持工作,逐步扭转了局面。2001年8月,广药集团又果断地派了位年轻人来主持羊城药业的全盘工作,他就是在广药工作了13年,几乎走遍了广药集团“流水线”的33岁的施少斌。施少斌深深地懂得,企业间的竞争就象一场无休止的接力赛。国有企业的每一任老总都是这个赛程中的运动员,都必须稳稳地接住前任递过来的“接力捧”,义无反顾地大踏步向前走,只有这样才能在“接力赛”中赛出好成绩。施少斌接过羊城药业的“接力棒”,很快便进入了竞技状态。
没有做的事,就怕不做事的人
羊城药业也曾拥有所有国企的通病。翻开公司人员档案,大多数中层干部的年龄为40-50岁,30多岁的很少,男性平均年龄为42.3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0.9岁;年龄趋于老龄化,这些人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一家几人同在一个企业的例子是举不胜举,因此在管理上存在动一人牵一家的弊病,人员的变动,一旦涉及到这些人的私人利益,便会遭来报复。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施少斌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手头有限的资源去打开僵局、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他要做的就是让羊城人接受他,他坚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做不好的事,就怕不做事的人。合理掌握改革的节奏,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人力资源上做文章,在制度的改革上做人的思想工作。毕业于中山大学MBA的施少斌对于如何将管理理论的精义最准确贯彻到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具有相当多的思考与实践经验。
施少斌说:“一个人最多能挑50斤的担子,你要他挑100斤肯定不行,也不能要他挑20斤的担子,这样一来潜力就没有发挥出来,因此企业在用人上要量才为用。”施少斌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唯能是举”。羊城药业在“赛马场”上郑重宣布3条“游戏规则”:不惟学历资历惟能力,不惟年龄工龄惟脑灵、不惟地缘亲缘惟机缘,一律竞争上岗,你有多大本领,公司就为他提供多大舞台。从中层干部到主管,直到一般岗位人员的选拔,公司全部采取毛遂自荐竞争上岗的方式公开招聘,公司首先张榜公布经研究确定的各部门及车间的职数,岗位职责、技能要求、职条件等;要求应聘人在《应聘书》中详尽中述履行职责的初步设想和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在通过书面考试和面试答辩后,再进行组织考察。
羊城药业的人事制度改革为企业的“千里马”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人的工作理顺了,企业的变化也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在施少斌上任的当年,羊城药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5%,到2003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7.3%,达到3.087亿元,创利润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在成绩面前施少斌没有沾沾自喜,他将羊城药业的目标定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打造“中国草本类第一品牌”。他在思索如何让“王老吉”这一品牌在市场瞬息万变的竞争中与狼共存、与狼共舞,根据广药集团确定的在全国医药行业进入前三名、到2010销售收入达300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羊城药业已将自己到2010年的目标锁定在销售额10亿元以上。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羊城药业流传着打造人力资源、王老吉品牌、花园式企业三张名片的说法。施少斌认为,国内企业最紧要的是打造核心竞争力,按照他的说法,羊城药业正在给自己画“资源半径”,“半径”越大所涵盖的内容就越丰富。在“王老吉”品牌打造上,羊城药业是颇费一番心思的。“王老吉”作为一种老少咸宜、大众普及的保健型饮料,在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是家喻户晓的。而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正宗“王老吉”的生产企业。如何将已有175年历史的“王老吉”品牌发扬光大,是羊城药业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在对同为“老字号”的“同仁堂”进行文化包装的《大宅门》成功演绎成家喻户晓的故事后,“北有同仁堂,南有王老吉”也变成了施少斌的营销战术,投资1200万元长达30集的长剧《岭南药侠》就这样酝酿成功。这是施少斌运用MBA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筹措资金拍摄的带“京味”的广东戏。这是一种新尝试,打的是一张文化营销牌,打造的是一张永不褪色的名片。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存在亏损累计额大、资产负债率高,企业资金短缺、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以上问题在羊城药业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施少斌不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他常常对职工说:人们大多只看到国企机制不活,反应慢,人员负担重,还有无法挣脱的关系网。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国企同时也是一个大平台,它的内部资源,包括厂房、设备、资产、国家都是无条件地交给企业使用。同时同企已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品牌已经成形。同时国企已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品牌已经成形,企业所面临的只是如何利用优势,再创效益。只要企业懂得借势,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