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8 2005
广药中药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内领先
来源: 金羊网 更新:2005-10-28
经历四年的建设,广州药业日前对外宣布,该公司利用6000万元募集资金及2000万元自筹资金建设的、全国最先进的中药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已顺利建成,该项目在上周已成功实现绿色青蒿素提取以及国家级新药“风湿平胶囊”的产业化生产。这意味着广州药业向中药现化代领域里全面冲刺的开始,也为广东省打造医药强省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
这座现代化的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今年上半年已全部通过国家GMP验收,而所生产的药品也已经拿到了正式的批文。据介绍,该基地主要以提高中药质量为核心,重点研究和开发中药产业发展的三大关键领域,即提取、分离纯化和质量控制。目前,该基地已成功地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分子蒸馏等新型提取分离技术应用到了中药新产品研究以及产业化的实际生产过程中。
超微粉碎技术则已成功地运用于灵芝孢子粉的破壁。该技术不但解决了灵芝孢子破壁难题(破壁率大于等于99%),而且把灵芝三萜含量提升到24.9%。自动化控制技术更是革命性地结束了传统中药手工作坊式的落后状态,所有药品通过密封的管道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而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提取的有效成分高度聚集,杂质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15%以上。不但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还可去除中药的黑色素,彻底改变中药制剂黑、大、粗的积弊。
未来发展科技领先
据广州药业总经理谢彬透露,广药集团已制定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即在2005年销售收入的基础上,每年要以超过30%的增长速度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十一五”期间,广药集团的工业销售收入要达到180亿元左右。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主要依据对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知识产权领域里的自主创新,并重点推进中药大品种、大项目的发展。
杨荣明董事长告诉记者,从明年开始,广药集团要将科技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不到3%,逐年提高0.5%,在十一五末期达到5%。他表示,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以及比例的提高,广药用于科技方面的投资将会增长,未来五年广药科技投入可望达到9亿元的水平。
拳头产品最先受益
目前,广药集团不少名优产品的老字号药品均与该基地所属的公司签订了产业化合作的协议。
据介绍,该基地与星群药厂合作开展了夏桑菊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与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进行蛇胆川贝液的二次开发;与广州奇星药业股份公司合作,对国家保密处方药“华佗再造丸”进行二次开发;与广州王老吉药厂合作进行保济丸系列产品的开发,等等。并承担了广州市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名优中成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研究”。广药集团属下不少企业老总非常兴奋地向记者表示,有了基地所提供的高科技支持,公司经营业绩在未来三年内翻一番完全没有问题。 -
10/18 2005
江门日报:《岭南药侠》前日在江门电台开播
2005-10-18 江门日报
江门日报报讯 10月16日,江门电台在市区风貌街长堤青年文化广场举办了长篇小说《岭南药侠》的开播仪式,1000多名电台的忠实听众和市民参加了这次活动。江门电台的主持人纷纷登台亮相,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如上图)。台下的听众和市民也踊跃参加游戏和抽奖环节以赢取奖品。江门电台(FM100.2兆赫)从10月16日傍晚18:30开始,首播长篇小说《岭南药侠》。
这次江门电台开播的长篇小说《岭南药侠》作了一次新的尝试,就是和著名的企业合作,共同推广本土的传统文化。《岭南药侠》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医故事,以王老吉凉茶的创始人王老吉的民间故事为主线,内容涉及平瘟疫、肃贪官、打假戒毒、中西医论战、宫廷风云、整治邪教等,并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美丽动人、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是一部集故事性、艺术性、知识性、哲理性、观赏性之大全的长篇佳作。因为故事里的主角——王老吉凉茶的创始人王老吉是江门市鹤山人,而故事里的很多情节也是发生在江门五邑,所以听众听起来会有更多的亲切感。(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绮桦)
-
10/08 2005
关注:粤欲打造成中医药强省
中成药市场潜力巨大
金羊网讯 记者陈莺 实习生方莲花报道:日前,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建设中医药强省高峰论坛”在广州落下帷幕。与会人员表示,此次论坛的召开将进一步加速推进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步伐。
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
据了解,国际中药贸易额已超过4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一成的速度增长,但我国中药出口仅占世界中药贸易额的5%。国外所用中药原材料70%-80%从中国进口,但近年来,我国作为原材料或简单加工品出口的中药占了65%或以上,成药比例则不足30%。而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洋中药”却超过了1亿美元。
与全球植物药的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中药产业目前正面临较大困难。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林介绍,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中成药生产企业1024家,中药饮片企业408家,从数量上化学药企业仍在多数。今年上半年,中药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比化学药企业少了1000多万元,亏损面达31%,而同期化学药企业的亏损面为29%。中药的利润本来要比化学药高,但是目前也下降到相同的水平。
广东中医药产业遭遇困境
广东中药产业依然领先但发展速度趋缓。数据显示,广东省中药产业在整体大数据上仍然保持着全国前两位的优势,但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2003年,广东的增长速度仅为5.51%,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为15.88%;增长率11.05%,同样追不上全国的16.85%。广东2003年销售利润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1.8%的下降率使庞大生产和销售能力出现隐忧。
广东有众多的知名医药企业,但品牌含金量不足。据了解,广东的广药、丽珠、深圳海王等药业正蓬勃发展,但整体而言,广东医药产业的并购、重组相比于兄弟省市显得动作平缓。广东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医药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1亿-2亿元之间,共有30家,5亿-10亿元的企业2家,10亿-20亿元的企业3家,明显缺乏20亿-50亿层次的企业。
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条件好
邓铁涛等广东本土的中医药研究专家不断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推动行业的进步,陈可冀、姚新生等院士级人物也于近期以各种形式加盟广东,组成了广东中医药发展事业的强大领军队伍。同时,广东将逐渐完善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中医资源得到合理增长。
广药集团拥有非常多的老字号,陈李济、王老吉、潘高寿、敬修堂、何济公等都是声名贯耳的百年老号。同时,广东近年来也涌现出了健康元、三九、香雪、南方李锦记、美晨等以中医中药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健康产品企业,并逐步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产业群。
同时,广东省中医医疗服务量全国第一,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全国第一、利润全国第四;中成药销售收入全国第四、利润全国第三,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药大省。
中医药振兴计划正制定
广东省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广东省中医药振兴计划》和配套政策,促进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结构性和机制性改革,形成长效机制,振兴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医疗,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建设中医药强省。
广东的中药科研队伍也在迅速地壮大,并承担了从省部级到国家级的高层次研究课题。广东现有中医药科研机构11所,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15个,并已经成为全国中医药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最多的省份。目前,全省中药的研发品种达320种。
作为中医药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拟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包括建设两所中西医结合医院、5年内建设5所现代化中医院、组建广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和中医研修院、建设国际中医药基地和国际中医药城等。
同时,中医基础研究首次列入国家973计划,国家将投入5200万元用于系列专项研究。“广东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技术研究”也于今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中医药产业发展以人为本
与会的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马宪民、广州中医药大学徐志伟校长、广东药学院朱家勇院长等认为目前发展中医药产业应当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而关于广东中医的人才战略,与会专家们认为一方面应该培养结合引进双管齐下,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自己独特而创新的培养体制。
同时,众专家学者建议,要开展中药规范化种植及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促进中药资源合理利用及产业化,加强中药规范化种植、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生产,构建南药资源库;普及中医文化,消除中医药文化理念在民众中的陌生感;注意保护中医药的知识产权。除此以外,专家建议,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强省和全球最适宜从事健康产业的地区之一。
专家还建议,广东要发展中医药需借助泛珠三角区域(9+2)高等中医药院校合作发展联席会,集中优势,联合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发挥区位优势,培养能宏扬南药、广药和岭南医学的优秀中医药人才,提高广东在港澳台、东南亚中医医疗市场中的占有率;鼓励广东制药企业向北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办实体,帮助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广东中医中药在全国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制定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吸纳外国留学生来广东学习中医药,或到国外帮助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广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